同样项目信息,有人在猛干

同样项目信息,有人在猛干

同样项目信息,有人在猛干

咱们有点奇怪,有时候喜欢琢磨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候喜欢琢磨一些复杂的问题,喜欢琢磨思考实践……
原创写作,更需要琢磨。
每次写作都需要深入思考,原本很简单的主题,深入思考之后,发现里面内容很多,甚至有一些简单的问题,发现以前根本没有思考过。
比如,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群,为什么反应不同?
还是换种说法吧,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这种抽象的问题,抽象其实很容易变成具体,只是大多数人没有去做训练。
把信息换成项目,或许感兴趣的人更多。
同样的项目信息,对于圈外的、圈内的、新手、老手、牛人…… 有人觉得有搞头,有人觉得没前途,有人在尝试,有人在好好干,还有人再猛干……
为什么呢?
想清楚了,就知道本质原因,知道本质原因就能想办法去改正,改正才能慢慢的走上正确赚钱的道路上来。
在网络创业赚钱圈,活的久有个好处,有前车之鉴,傻子都能变聪明。
回望过往,几乎每一个项目,都有人玩的特别大;同时几乎每一个项目,也都有很多人不赚钱,甚至是亏钱。
玩QQ群时,结识一位老铁,有5000个企业QQ工号。
专门用来拉Q群僵尸,每天的工作就是拉僵尸、拉僵尸、拉僵尸……
两年赚了300多万利润。
玩微信卖货时,关系很好的朋友,10000台手机直营卖茶叶,一天营业额就300多万。
还准备跑过去交流,不过没多久他们就被警……
……
有点写偏了,那些都是少数,咱还是谈点低端的,贴近地面的内容。
比如最近分享的知乎好物推荐。
有人在观望,有人在操作好物推荐,还有人在操作养号,还有人在拼命死磕。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呢?
1、没听过见过,凭自己的感觉,觉得不赚钱,直接放弃。
2、没经历过,有的会去试试,有的直接放弃。
3、拼命死磕的人,一定是经历过,有过刻骨铭心的痛,或者有过开怀大笑的人。
本质上是信息来源水平,以及认知水平在起作用。
稍微具体一点,经历(验)、格局在起作用。
有个相应的经(历)验,从类似的项目赚到过钱,自然就知道认真去干。
格局大懂得长期利益,自然也就会放大去做。
我突然有个想法,是不是应该再放大一点去做,收益风险比貌似很大……

本文来自最新的寂寞投稿,不代表一阔营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kuo.com/3016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