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中国能源大数据报)

从行驶时间上看,新能源运营车辆每天行驶在8小时以上的比例超过5成,平均每天要开车9小时左右。对比2021年,2022年运营车辆日均行驶时间增加0.8小时。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中国能源大数据报)

而新能源家用车辆每天行驶时间多数在1小时以内,平均每天行驶不足2小时,2022年随着行驶距离的增加,新能源家用车辆自驾出行时间,同步小幅增加0.1小时。

在充电次数上,新能源运营与家用车辆同样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新能源运营车辆每周充电超过7次的占比超过4成,平均每周充电6.7次,新能源家用车有近50%的车辆,每周仅充电1次,平均每周充电1.6次,充电次数明显少于运营车辆。

新能源汽车分城市运行状况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准确的了解新能源车辆在全国的使用情况,基于市场规模、增速与区域覆盖等角度考虑,我们遴选出北京、上海、广州,3个一线城市,以及杭州、成都、郑州、武汉、石家庄及长春等7个二线城市,横向对比新能源车辆在各城市之间使用情况与电池性能的差异。

广东拥有全国最高的充电桩数量和充电量,省会广州的新能源运营及家用车辆年均行驶里程均排名靠前。郑州反差最大,新能源运营车辆年均行驶超6万公里,为十城市之首,最能跑,比其家用车辆年均里程高约近10倍。

新能源车电池表现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各新能源车型的使用表现,基于2022年与近3年累计销量,选取轿车、SUV各细分市场的销量担当车型。同时,考虑PHEV车型与换电车型对电池性能评估有所影响,对数据结果造成较大偏差,故本章研究仅针对新能源纯电(非换电)车型开展。

在能耗方面,随着车型级别的增大,百公里耗电水平随之增加。在轿车的13款车型中,有4款车型百公里耗电超17度。而在SUV车型中,耗电最高的是比亚迪唐新能源与奔驰EQC两款中型SUV,两款车百公里耗电双双超24度。

在续航里程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奇瑞小蚂蚁、几何E等里程达成率高的4款车型,均来自于中国品牌传统车企的产品,而特斯拉的两款主销产品,标称里程达成率垫底。

从更长使用周期维度上看,可以发现在车辆实际续航里程方面,在轿车的13款车型中,奇瑞小蚂蚁表现最好,行驶20万公里后,里程达成率依然高于70%。

而由于SUV的能耗水平更高,13款车型中仅有吉利几何E在行驶20万公里后,里程达成率可以达到70%以上的水平。

而在电池容量上看,轿车的13款车型中,奇瑞小蚂蚁、广汽AION S、东风日产启辰D60EV与小鹏P7在行驶20万公里后,电容保持率依然高于90%。

SUV车型中,吉利几何E在行驶20万公里后,电池容量依然高达95%。

结语

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随着使用周期的增长,其性能衰减是不可逆转的,那么电池性能的好坏,就决定了消费者最终的驾驶体验。从结果上看,不管是行驶里程还是行驶时间,新能源运营车辆的使用强度都远高于家用车辆,这对主打滴滴、出租车市场的新能源车辆提出了更高的考验。此外,一线城市与南方地区部分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及气候环境相对更好,新能源车辆电池的良好工作状态可以保持的更久。

令人可喜的是,在26款车的横向对比中,中国车企的产品表现优异,部分车型在续航里程与电池容量等关键指标上,多方面领先合资甚至豪华车企的产品。在新能源领域,中国车企的提升不仅仅反应在“量”上,更是在“质”上的反超。

2023年,新能源领域注定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战场,随着各方车企继续加码,市场竞争也必将趋向白热化。那么未来市场如何演进,产品如何迭代,电池技术是否会有重大突破,导致市场又会发生怎样的变革。大家有何见解,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留言互动,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内容,请您点击/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汽车之家研究院”公众号,让我们一起见证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文/汽车之家研究院)

本文来自默默投稿,不代表一阔营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kuo.com/293015.html

(0)
上一篇 2023-03-15 14:24:15
下一篇 2023-03-15 14:26: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