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就是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方式,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
生态经济经营模式就是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将生态资源通过一定的体制机制转变成资产和资本,实 现保值增值的一整套措施体系和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生态银行“存款—银行—放贷给具体生态产 业”的单向运行模式,形成了“实体生态资源—量化生态资本—生态资本—实体生态资源”的生态资本双 向循环的发展模式。生态市场的运行除受经济规律支配外,还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生态 资本投资机理体现为,先将生态资源通过产权的界定、资产化形成生态资本,再由投资主体对生态资产进 行投资,使其产品化形成生态产品,生态产品通过一定的生态投资模式形成生态收益,最终通过生态补偿 等制度,保证生态资源存量的非减性。
生态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只有明确界定生态资源的产权,才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配置生态资源。要由政 府引导,通过项目投资和资金募集,建立生态经济运营平台进行托底,实现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和生态资本转化,投资权可以转让,通过政府和专业机构信誉背书的方式,体现“生态信用”。通过相关机制的设 计,可以将生态资源的持有人(产权)、社会资本投资人(投资权)以及量化后的资本运作(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立出来,享有各自的经营权及收益权,可以用该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态资源权利交易,当然也可以在该方式的基础上采用招投标形式进行交易。
生态的问题不是生态系统本身的问题,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之中衍生出来的与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同 样,生态经济经营也不能只在生态系统组织及生态平台上探索,必须联合经济系统和各方面组织广泛的加 入,生态系统、经济系统需要相关部门一起,广泛探索与践行。 为了确保生态资源顺利实现资本化,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和组织保障。通过设立生态产业发展基金或债券;建立生态资源资产的产权交易平台,制定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 度;探索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生态货币信用体系;构建区域混合经营机制等方式,绿水青山可以转换 为金山银山。 地方政府是发展绿色投资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投资中的引导作用,在保护的同时合理利 用,构建区域混合经营体制,控制交易平台,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 现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业结构、空 间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具 体路径。
作者:林坚 李军洋
编辑:梁齐勇
本文来自最新的寂寞投稿,不代表一阔营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kuo.com/29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