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公司简介(拼多多公司简介与发展历程)

北京电子管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子管生产企业,有将近1万名员工,现在北京的798艺术区就是由当年的厂区旧址改建而成。

拼多多公司简介(拼多多公司简介与发展历程)

按理说,段永平能够进入这样的单位,在当时看来那是一辈子的铁饭碗,应该牢牢抓住。

但和父母一辈子因循守旧不同的是,段永平期待着精彩的人生。

看着周围人浮于事的工作环境,想着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结局,在北京电子管厂只呆了四年的段永平就毅然选择离开,试图寻找新的人生可能。

对于段永平的行为,身边人甚是不解:“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大国企工作吗?北京户口值一万多块呢,就这么不要了,多可惜啊!”

段永平只是一笑而过:“这有什么可惜的,以后如果想要,我再花一万多块钱买回去不就完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段永平对自己充满了自信。高考以来的经历让他认为,只要自己认准了想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够成功。

段永平的离开,并不意味着其他留在北京电子管厂的员工就是不思进取,和他同年入厂的王东升就是特例。

苦熬10年后,王东升在1992年接管濒临倒闭的电子管厂,后来还把它改制成了国内液晶显示屏领域的王者企业——京东方。

面对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段永平认为自己工科的知识结构太过单一。所以离职后,他没有急着寻找下一份工作,而是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计量经济学硕士学位。

虽然被迫离开小霸王,但陈健仁毕竟对段永平有知遇之恩,小霸王也是他发迹的地方,所以两人之间定下了一个君子之约:

“如果再开公司,段永平可以从小霸王带走六个人。同时一年内,新公司不得在国内进入小霸王同类产品的市场。”

看到段永平即将离开,小霸王的不少员工也是蠢蠢欲动。在他们看来,船长都不在船上了,水手们不知道船会开到哪里去,所以也要求下船。

由此可见,段永平的领导力非同一般。

1995年8月28日,段永平正式从小霸王离开。那天,公司还特意为他举办了一个欢送仪式。

看着陆续过来碰杯的属下,想着过往几年的奋斗历程,段永平万分感慨:“只觉千杯酒少,只想一醉方休。”

一个月后,段永平调整好情绪,便带领陈明永、沈炜和金志江六人来到东莞长安镇。

这里离中山市仅一江之隔,他们在此成立力高电子有限公司,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

步步高

听到段永平另起炉灶的消息,之前的同事和合作伙伴纷纷找上门来,有的要加入公司,有的要投资入股,有的则要代理产品。

大家之所以这么信任段永平,无非就是觉得他能力强,为人厚道,做生意恪守本分。跟着他混,一定不会吃亏。

所以很快,力高电子便兵马备齐,粮草充足。

但鉴于和小霸王的君子之约,为了不让团队和工厂闲着,段永平开始往俄罗斯等地做起了电子产品的外贸。

不过由于缺乏经验,力高电子在海外的拓展一开始并不顺利,期间差点全军覆没,最后公司总资产因此减值了三分之一。

除了进军海外,段永平在国内也一直为重新进入市场做足准备。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重新给公司取个响亮的品牌名。

为此,段永平向全国征集名字:一经采用,承诺奖励5000元。

最后,有8个人取的名字都是“步步高”,段永平觉得朗朗上口,便欣然接受,并向8个人都兑付了奖金。

其实当时还有人劝说段永平采用一个像是外国产品的名字,但他果断拒绝。段永平认为这是一种欺骗,不符合他本分的价值观。

1996年年底,君子之约的期限已经结束。段永平终于可以再次在国内大展拳脚,他决定用一种震撼的方式宣告团队的归来:

“花费8123万元,抢下了央视《天气预报》前的一个广告位。”

2018年,游戏行业跌入低谷,腾讯股价受到波及,他才买入了一些。不过那时的他,还是更懂苹果一些。

到了2020年,段永平终于想明白了腾讯的护城河:通过社交媒体将流量货币化。预期良好的未来现金流让段永平判定,10年后的腾讯应该会更加强大,所以他将腾讯列为了“不卖品”。

当然,国内互联网行业已经重新进入变革期,反对这个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段永平依旧我行我素:“近两年,腾讯每次股价大跌,他都会大举抄底。”

虽然在几只股票上赚了大钱,但段永平的谨慎也让他错过了不少投资机会。

在2013年,段永平便关注到了特斯拉电动车。但和巴菲特一样,他一直没有投资这家公司。原因有这三个:

生意模式不好,毕竟亏损了好多年;企业文化不良,管理层经常说瞎话;乘坐体验一般,产品仍然不很成熟。

不过如果以特斯拉今时今日的股价来看,段永平或许是错过了一波盛宴。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2020年疫情中的一只“妖股”:视频会议平台 zoom。

那一年,zoom的股价一度突破到400美元,而段永平在它股价没到100美元时便开始关注。但他最后还是没有下手,在投资社区雪球上段永平谈到:

“我很喜欢zoom的企业文化,也很欣赏它的CEO,但我无法理解zoom的估值,更没有想透,十年后的zoom会是什么样子。”

对于自己的投资策略,段永平其实也有清醒的认识:

“想不通的我不碰,肯定会错失很多好机会,但是保证抓住的都是对的,那就可以了”。

慈善

钱不是目的,而是工具。

巴菲特之所以受很多人敬佩,一方面是他在投资上的业绩,另一方面则是他对金钱的理解:把大部分财富捐给了比尔盖茨基金会,完成财富的再分配。

深受巴菲特影响的段永平也是如此。

他享受赚钱的过程,但又觉得钱多是个大麻烦。他认为不能剥夺后代赚钱的快乐,所以选择把大部分财富捐赠出去,只留少量给到他们。

2005年,段永平夫妇在美国成立家族慈善基金会Inlight Foundation,正式开启了慈善之路。据资料显示,该基金在2020年还拥有资产5500万美元。

当然,他们在中国也成立了心平公益基金会,主要用于教育领域的捐赠。

2006年,段永平给母校浙江大学捐款3000万美元,丁磊也陪同一起捐了1000万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两人合计捐赠3亿多元人民币,创下了中国内地高校单笔捐赠的记录。

加上其他的捐款,十年来,段永平总计向两所母校捐赠了4.7亿人民币,成为中国高校最慷慨的校友之一。

但段永平却对这些名头不屑一顾,在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他就提到:

“没觉得做慈善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是想解决自己的问题。要说有什么伟大的贡献、榜样,那纯属胡扯,我从来没想过要给谁做榜样。”

为了让捐出去的钱真正发挥作用,段永平花了很多心思。比如在高校捐赠中:

捐赠基金很大一部分是等额配比基金。只有学校从其他渠道拿到特定用途的捐款,才能从心平基金会这里取出同等金额的资金。采用贷学金而非助学金。心平贷学金发给学生的奖学金不是无偿的,而是参考银行同期利息,要求学生在离校十年后归还。

做慈善确实是门大学问。段永平多次表示,做慈善才是他当前主要的事业,投资只是爱好。在他看来,慈善不容易做,花钱比赚钱难多了。

听到段永平这个说法,肯定有不少人怀疑他在装逼。对此,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段永平还是感慨道:

“你要是站在有钱人那个位置上,你就明白了。赚钱是在你自己熟悉的领域,可以非常聚焦地去做事;花钱呢,你要面对不同的新问题。”

写在最后

在《红楼梦》里,因为组织海棠诗社,大家要各取一个名号。宝玉还没想好,宝钗就笑着对他说:

“还是我送你一个吧,这有最俗的一个号,但于你再合适不过了。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一般不可兼得,不想你却都有了,那就叫你“富贵闲人”罢了。”

这个名号不但适合贾宝玉,同样也可以用来形容现在的段永平。

财富自不用说。段永平的身家虽然是个谜底,但仅OPPO、VIVO、步步高三家公司各10%的股权,就足以让他几辈子衣食无忧。

生活也是相当惬意。除了陪伴家人,段永平平时就是打打高尔夫,玩玩游戏,偶尔还会在雪球上和网友交流一下投资心得。

他在微博上的简介,也从侧面印证了本人现在的状态:闲人。

过去很多中国企业家,其实都放不下自己一手发展起来的企业。虽然功成名就,但一直处于繁忙和压力之下。

复星郭广昌就曾公开表示:“企业做到一定程度是停不下来的,不进则退。”

他的这句话其实说对了一半。企业确实是不进则退,但企业家却可以急流勇退。

最近两年,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原因,很多互联网巨头的创始人开始有了这种觉悟,纷纷早早退休,寻找人生新的可能。

有人羡慕他们的富贵清闲,也有人指责他们开始躺平。

但谁说创始人就要一辈子跟公司绑在一起呢?无论怎么选择,都是他们的人生自由。

毕竟真正厉害的企业家,不仅自己能经营好企业,更重要的是,还能为企业找到合格的接班人。

关于这点,段永平无疑值得大家学习。

(全文完)

【邱处机简介】

福建龙岩人,本科毕业于国内一所商学院,后在多家互联网公司就职,现从事创业投资相关工作。公众号专注于撰写商业牛人的成长经历和认知升级,让我们一起向他们学习,不断成长,不断进化。

参考资料:

1、《段永平:中国富豪往事》,王真好,最人物

2、《段永平:本色英雄》,陈红云,赢周刊

3、《段永平绝不重出江湖》,肉包,商隐社

4、《段永平的新江湖》,大雨,首席人物观

5、《财富人生之段永平》,叶蓉,第一财经《会见财经界》

6、《段永平与浙大学子面对面交流》,腾讯视频

7、《段永平的美国路》,李珉,中国企业家杂志

8、《深度采访段永平:本分为王》,沈青,厂长经理日报

9、《闲人段永平》,何加盐,何加盐

10、《太上皇“段永平”》, 汪小楼,银杏财经

本文来自疯狂小石头投稿,不代表一阔营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kuo.com/2902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