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恶本善

这个问题,已经被纠结了一两千年,甚至还抬出了老子和庄子,孔子和孟子,这四位圣人来打群架!

也真是无聊得很了!

其实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主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何来性善性恶一说!天地无善恶,顺道者昌,逆道者亡而已!

而孔子更是不会说性善还是恶,孟子之所以说:人之为学者,性本善,这个意思根本就不是善恶的善,而是擅长的意思,同于:君子非能,善假于物也,这个善的意思!白话说就是小孩子天性中就充满好奇,所以聪敏好学,天性向上!

善恶之说,是佛家为了用因果论来糊弄人,编造出来的难以自圆其说的相对论!孟子作为儒家大思想家,不会幼稚到去用善恶来固化人性的。善恶很多时候跟立场有关,彼之善,人之恶,哪里分得那么清楚呢?看看以行善之名做恶的,少吗?

其实对于古人的话,后人曲解得太多了,同样的话,例如: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也。后人断章取义,只说言必信行必果,还把这当成君子的德行,却忘了后面孔子说的,这是妥妥的小人啊!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出自大宋朝王应麟,其原文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初生婴儿,其天性都是聪敏好学的,对世界充满好奇和了解的欲望,每个婴儿都是相近的天性,后来的经历和磨练,让他们逐渐产生了巨大的区别!

再看下文,就更清楚了。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不给他很好的教育训练,他的聪敏好学的天性,就会改变,而教育的方法,就是专注训练!

后面又用: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来延伸说明环境能够影响人的重要性!

所以,这里说的都是人的喜欢教育和养成,哪有一毛钱的善恶的事啊?

所以,一起跟就误读了善的意思,还辩论去辩论来的争吵了那么多年,真是个天大的笑话!

本文来自最终投稿,不代表一阔营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kuo.com/2528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