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十五的月亮 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 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很多老一辈的演员对于这些歌词都耳熟能详,它们出自于《春天的故事》,《十五的月亮》,这两首歌曲的演唱者都是同一个人——董文华。
她堪称是”民歌之王”,15岁成为文艺兵,曾13次登上春晚舞台,是中国最为顶尖的歌唱家之一,可如此知名的人物,为什么近些年来销声匿迹了?其实她背后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事,我们今天一起来揭晓。
出身底层工人家庭,从小痴迷音乐
董文华,1962年出生于沈阳市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是工厂里的基层工人,家里还有2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一家人挤在一个小平房里,父母微薄的薪水在除去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还有4个孩子的学费之后已经所剩无几。
日子虽然过的紧巴巴,但好在父母感情和谐,兄弟姐妹多,这个小家庭温馨又幸福。
在童年时期,董文华就特别喜欢唱歌,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每天早上5点多钟,天还处于蒙蒙亮,董文华就让父亲把她叫醒,一个人去离家不远的一个公园练声。
练完回家之后,她担心自己唱歌会吵到邻居,就钻进家里一个腌咸菜的大缸里继续唱歌,小小年纪不靠监督,就能主动坚持练习,能看得出来董文华是内心深处对音乐就有着热爱和渴望。
她前后13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还与彭丽媛、于魁智、成龙、张艺谋等60人获得”人民喜爱的艺术家”称号。
15岁和老公相识,相爱几十年,因“厦门远华走私案”名声毁于一旦
而董文华这一路走来,看似一帆风顺,但成功的背后其实是数十年如一日挥洒自己的汗水,她也曾有过无数次的迷茫和痛苦纠结,幸运的是董文华背后一直有一个默默支持她的男人,也就是她的丈夫张楠,两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在歌舞团时,团里当时经常要下部队演出。有一次演出是去一座高山上的哨所,汽车开不上去,大家只能一路爬上去,董文华穿的是一双非常不合脚的大头皮鞋,爬起来非常费劲,但她拒绝了其他同事的帮忙,倔强的说:”不用,我自己能行”。
抵达哨所之后,考虑到大家爬山太过劳累,团里说一个人唱一首就行,可是在董文华唱完之后,因为歌声婉转动听,战士们禁不住要求再来一首,盛情难却之下,董文华一口气又唱了3首。
在1980年的冬天,思虑再三的张楠鼓起勇气把董文华约到一个僻静的地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第一次被男生表白,董文华激动紧张,过了好一会才缓过神来,她说:”我才18岁,不想这么早就谈恋爱。”
张楠以为董文华是在拒绝她,就连忙说:”没关系,我可以等你5年”,再等5年,张楠就31岁了,这个年龄在如今都算是大龄青年了,更被说在那个年代,5年之后,如果董文华不嫁他,张楠娶一个好媳妇都费劲。
因而董文华说:“那会耽误你的”,没想到张楠爱的特别深沉,他回答到:”我不怕,就是等到白头了我也愿意”,这一份炙热的感情,彻底感动了董文华,她羞涩的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到1984年的时候,董文华因《十五的月亮》一夜成名,这一对恋人之间迅速拉开了距离,张楠心里很不安,担心两人地位悬殊会影响到感情,但董文华对他体贴如故,”5年之约”到期之后,两人顺利的结婚。
身为名人,一定要严苛要求自己,演艺圈的很多明星都一失足成千成恨,董文华能够留给世人很多传唱度高的作品,也未尝不是一种幸运,是非成败转头空,希望后辈能够警醒。
本文来自默默投稿,不代表一阔营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kuo.com/2486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