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士曼柯达公司,简称柯达公司 伊士曼柯达公司

伊士曼柯达公司,简称柯达公司 伊士曼柯达公司

此外,记者注意到,柯达早在32年前就曾涉足医药行业。

《芝加哥论坛报》报道,1988年,柯达与处方药、非处方药和消费品制造商斯特林(Sterling Drug Inc.)签署了最终合并协议,以51亿美元、每股89.5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药企。

据报道,柯达时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钱德勒(Colby H.Chandler)表示:“合并将加速我们进入全球1100多亿美元的制药行业,并将为我们提供有吸引力的长期销售和盈利潜力。”钱德勒预计,此次合并将在三年内对柯达的收益产生积极影响。

斯特林董事长约翰皮特鲁斯基(John M.Pietruski)表示,柯达不断增长的药物研究基础将有助于两家合并后的公司“在制药行业取得领先地位”。

报道介绍,斯特林是消费品和药品的主要制造商,包括拜耳阿司匹林、莱索尔清洁剂和处方药。柯达是世界上最大的摄影公司,也有主要的化学业务。

伊士曼柯达公司,简称柯达公司 伊士曼柯达公司

柯达2019年报,收入来源

柯达2019年报显示,柯达实现营业收入12.42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16亿美元。

柯达2019年收入主要来自于打印系统、企业喷墨系统、柯达软件、胶片和影像、先进材料和3D打印、伊士曼商业园等。与2018年相比,柯达2019年营业收入减少了约7800万美元。这是由于柯达的销量和定价下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柯达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较上年增加740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库存现金支出减少、应付账款增加等与收到1500万美元的过渡服务、产品预付款和其他经营服务的部分资产剥离抵消。

年报还提及,由于经营亏损和经营活动产生的低现金流或负现金流,柯达正面临流动性挑战。2019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得益于本年度发生的营运资本改善和个别交易。

提及研发时,柯达表示,公司的研发总部设在柯达研究实验室,柯达在那里进行研究并提交与基本发明有关的专利申请。在美国以外,研发团队分布在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日本和中国。研发团队与生产单位和营销组织密切合作,开发新产品和应用程序,服务于现有市场和新市场。

年报显示,柯达的一般做法是通过获得专利,来保护其对研发的投资和使用其发明的自由。柯达在几个对其业务很重要的领域拥有专利组合,如功能性印刷材料、配方和沉积方式;特定功能的工程微粒;安全材料;嵌入信息。

未来,柯达的战略包括扩大柯达胶片和化学品的应用,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

年报还表示,由于新冠病毒的暴发,柯达的生产和物流业务已经出现了一些中断。新冠病毒暴发的并发症可能会对柯达的业务持续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百年巨头转型艰难

2012年曾申请破产保护

柯达曾有着辉煌的过往。

《柯达兴衰启示录》里介绍,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

但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数码相机不断迭代,柯达面临危机。

早在1975年,美国柯达实验室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但并未大力发展。直到2003年,柯达才选择向数码业务转型,但为时已晚。2000年,柯达的传统影像部门销售利润还有143亿美元,2003年就下跌至41.8亿美元。

同花顺i问财也显示,2006年-2012年,柯达的营业收入不断下滑,分别为105.68亿美元、103.01亿美元、94.16亿美元、76.09亿美元、59.93亿美元、35.85亿美元、27.19亿美元。

其中,在2008年-2012年五年期间,柯达的净利润都为亏损,亏损额度分别达到4.42亿美元、2.10亿美元、6.87亿美元、7.64亿美元、13.79亿美元。

其中,2010年,柯达CEO彭安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乐观表示公司已经完成了从胶片向数码转型工作的80%。然而,据新京报当时报道,柯达的困境不仅仅是技术革命的冲击造成,它还拥有一家规模庞大的百年老店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尾大难掉、多层管理、效率低下、人事冗杂。

直到2012年,柯达还不断传出坏消息。

当年1月5日,穆迪评级机构给柯达打出Caa3的级别,这意味着“有严重资不抵债风险,且可能丧失偿还债务的能力”。

新京报当时报道,柯达官网发布公告,由于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纽约证券交易所已对其发出退市警告。媒体爆出柯达准备申请破产保护、首席通讯官离职等消息,柯达的股价最低时跌到了0.36美元。

最终,柯达在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

经过1年多时间的自救,2013年9月,柯达公司正式宣布脱离破产保护。作为代价,柯达被分拆成两个独立公司。柯达因此获得6.95亿美元的退出金融额度协议,完全清偿了DIP借款方和第二位质权债券持有人的全部债务。

重组后,新柯达将转型成为专业的商业影像技术公司,提供B2B的业务。而柯达乐芮CEO则表示,柯达乐芮作为一家独立公司,致力于提供创新式图片、文档影像以及信息管理方面的解决方案。2014年7月10日,柯达乐芮公司宣布重返中国,在上海成立分公司。

也就是这两年,柯达业绩出现回暖。2013年,柯达营业收入持续下滑至8.12亿美元,但净利润翻红,实现19.85亿美元。2014年,柯达营业收入上升为20.46亿美元,但净利润再次出现亏损,亏损金额为1.23亿美元。

但柯达的业绩回升颇为短暂。

2015年-2019年,柯达的营业收入继续下滑,分别为20.46亿美元、18.03亿美元、16.43亿美元、13.86亿美元、13.20亿美元、12.42亿美元。

这五年期间,柯达的净利润有两年为亏损:2015年亏损8000万美元,2016年净利润为1200万美元,2017年实现净利润7500万美元,2018年亏损1600万美元,2019年实现净利润1.16亿美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徐超 校对 王心

linzi@xjbnews.com

本文来自最新的寂寞投稿,不代表一阔营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kuo.com/2478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