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属于哪个市 侯马

晋国是两周时期最重要的姬姓诸侯国, 诞生于古河东大地,沐浴了夏政商风的熏拂,前后延续六百余载,称霸中原一个半世纪,托举着一个纵横捭阖、荡气回肠的伟大时代。

澎湃新闻获悉,1月8日起,“晋国六百年”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展览通过展示周代晋国相关文物遗珍,讲述晋国兴衰风云。展览展出文物共计159件/组,全部来自山西博物院,均为首次在辽宁展出,其中“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等珍贵的随葬品尤为引人注目。

侯马市属于哪个市 侯马

猪尊,西周,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3号墓出土,高22.4厘米,长39厘米

展览的亮点之一,青铜器猪尊于2000年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3号墓,墓主为第一代晋侯燮父夫人。据介绍,猪尊是西周时期祭祀使用的青铜酒器。整体为野猪造型,吻部突出,獠牙外露,身体壮硕,尾部上翘,背部有圆形开口,有盖。腹部两侧中部均饰有一涡纹,周围饰变形兽面纹,盖面饰斜角目云纹。盖内及外底有铭文“晋侯乍旅飤”,“飤”通“食”,多用于青铜食器上,酒器上的“飤”字铭文,尚属罕见。

这一板块中的4件成列的休簋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4号墓,墓主为第八代晋侯——穆侯邦父。

侯马市属于哪个市 侯马

编钟,春秋,山西省洪洞县南秦墓地出土,编钟共九件,器形、纹饰基本一致,大小依次递减。

春秋中后期,晋国“政出家门”,国君大权旁落,韩、赵、魏、知、范、中行氏联合主政。六卿各自建立大本营,在内盟誓结党,又结援国外,为以后的争斗暗中准备。

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53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内乱,韩、赵、魏三家联合,打败其他卿大夫,尽分晋地,彻底架空晋国国君,后周天子封韩、赵、魏为诸侯,“战国七雄”格局形成。公元前376年晋静公被废,晋绝不祀。

侯马市属于哪个市 侯马

侯马盟书,东周,通长22.4—9.4厘米,山西省侯马晋国遗址出土

当时的诸侯和卿大夫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经常举行这种盟誓活动。盟书一式二份,一份藏在盟府,一份埋于地下或沉在河里,以取信于神鬼。侯马盟书是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玉石片上,字迹一般为朱红色,少数为黑色。字体近于春秋晚期的铜器铭文。

侯马市属于哪个市 侯马

夔龙纹双耳铜壶,春秋,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除了以文物梳理晋国历史外,展览还介绍了商周时期铸造青铜器使用的“模范浇铸法”,以东周时期侯马铸铜遗址出土的陶范展现了晋国的青铜器铸造工艺、生产组织与规模。

侯马市属于哪个市 侯马

夔凤纹钟舞陶模,春秋,山西省侯马铸铜遗址出土

铸造青铜器首先需要用陶土制作与青铜器外形相同的泥模,即陶模;然后在泥模上敷一层陶泥,这层敷上的陶泥即“外范”;待陶泥半干时,将外范整齐地分割为几块取下,这一过程称为脱模;脱模后,将陶模趁湿刮掉一层,被刮而变小一圈的泥模即“内范”;刮下去的厚度,便是所铸铜器的厚度。被分割为几块的外范需重新拼合完整,因此称为合范。外范与内范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铜液,待金属高温熔炼成液体后,倒入其中,经冷却凝固、修整处理后,便可得到预定形状的青铜器。

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4月8日

本文来自疯狂小石头投稿,不代表一阔营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kuo.com/2476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