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瑞星、金山、江民三大国产杀毒软件的出现,我国国产杀毒软件从无到有,在当时的鼎盛时代无论是产品成熟度还是技术创新水平,都已属于国际第一梯队,可是在之后的短短几年里又被快速的踢出了国际排名,市场份额也逐渐被国外的杀毒软件所抢占,为何国人不再认可国产杀软?这三家杀软巨头又遇到什么挫折呢?
1、瑞星创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说起瑞星杀毒,70后80后的朋友们应该最为熟悉了,那只一直在屏幕中保护我们电脑的小狮子会让很多人倍感亲切,瑞星公司算是我国最早从事计算机病毒防治与研究的专业企业。
中国计算机软件界曾经有一个名震八方的企业,它就是金山,在它手里创造出来的那些软件,曾经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猎豹移动CEO傅盛、暴风集团CEO冯鑫、蓝港互动创始人王峰、哔哩哔哩CEO陈睿、平安好医生CEO王涛、金山云董事会主席邹涛、金山办公董事章庆元、西山居副总裁郭炜炜、CSDN创始人蒋涛等一系列响当当的人物都与金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97年成立毒霸小组的金山公司,当时的金山毒霸除了用自己的引擎外,还有了俄罗斯的Dr.Web,也就是现在大多数人俗称的“大蜘蛛”的引擎。金山毒霸.NET测试了整整1年多的时间,这期间完全免费(病毒库升级等),这种免费测试引发了年轻人的追捧,也让金山免费打了一年广告和口碑,之后便开始了收费,直到“金山毒霸V”版本上线的同时也开始了价格战,金山毒霸V带动了当时国产杀软高价格的崩盘。
在2009年,受到国外卡巴斯基、诺顿、麦咖啡和国内瑞星、江民、KILL当时的复出等多款降价冲击和当时各种免费杀软的冲击,毒霸的营收日趋艰难,2010年11月10日,毒霸宣布永久免费,但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在技术上仍不断的更新,但是讨人厌的小动作不断,甚至到最后网友都会把毒霸作为病毒处理,再加上后来的两大事件(不清楚的可以搜索一下)就直接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3、江民杀毒,一个单纯的技术流却被经营打败
1951年,王江民出生,三岁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而腿部残疾,也就是因为这个病让他有了一些孤独症的表现,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王江民开始自学电子技术,尝试中捣鼓出双波段的晶体管、无线电收发机和电唱机,1971年,王江民初中毕业,选择了进厂工作。
直到1989年,王江民才开始着手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起初,王江民把重点放在计算机教育应用方面,编写出一套小学一二年级语文和数学课程教学软件,将其刊登在《电脑报》上,旨在帮助更多的教育受众,尝到甜头之后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做软件让大家用呢?王江民此时做出一个大胆决定:专做杀毒软件,也就是这一年国家正式对电脑病毒做出权威解释,说明国家开始重视电脑安全。
在此之后,已是计算机专家的王江民开始加速研究病毒,一开始,Debug手工查杀效果很差,于是他准备自设一个专杀病毒的程序。终于将整合了6个杀毒软件的KV6杀毒软件打造完成,随着覆盖范围的扩大,杀毒软件逐渐升级到KV8、KV20等不同版本。1994年,王江民的杀毒程序直接晋升为KV100,意味着可以杀死100种病毒。
更为重要的是,KV100拥有一项突出功能—“手工添加新病毒特征”,明显强过当时极为流行的、一经使用便无法更改的硬件—“防病毒卡”,对无数计算机使用者来说,是一大福音。
最后说一下金山毒霸,首先就是过于“流氓”包括免费版的开机助手,热点资讯,一堆的弹窗,不是让用户清理垃圾就是清理隐私,以及篡改浏览器首页等等。第二就是跟市面上常见的360,腾讯,火绒,以及国外的卡巴斯基相比毫无优点可言,一些基本的小工具,比如文件粉碎,测网速,C盘瘦身,数据恢复甚至连弹窗拦截这种最基本的功能都要收费,直接损失大批用户。
结语
国产杀软的恩恩怨怨真的可以写出一本书,但是说白了还是内卷较多,这也是不及国外杀软的主要原因,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告诉小君,喜欢网络安全的小伙伴欢迎关注小君的账号,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来自最终投稿,不代表一阔营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kuo.com/24700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